四成求职者有 虚报行为调查显示,六成职场人表示自己在求职过程中从未隐瞒或虚报过一些重要信息。调查的相关选项都是求职者“硬性”的资料,基本容不得隐瞒或虚报。
如果说前两项是职场人为了获得更好的职位自己主动做出的欺骗行为,那么关于婚姻状况、籍贯或者说身体状况,多多少少跟用人单位的歧视有关。在人才市场中,求职者始终处于弱势,用人单位提出的一些苛刻的条件使得求职者不得不做出一些欺骗性行为。职场专家还是建议职场人踏实认真地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在求职时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一套求职技巧。
收费是常见 求职陷阱调查数据显示,五成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求职陷阱。遭遇的求职陷阱中,收取各种费用,比如说风险押金、培训费、服装费、建档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这类招聘求职者遇到的情况最多。其次为工资陷阱,假承诺高薪、高提成。招聘是假,卖产品是真和试用期陷阱紧跟其后。
职场专家指出,近几年随着媒体对招聘陷阱的曝光,已经有一定经验的求职者基本能够分辨招聘中的陷阱。但是对于初进社会求职的人来说,还是难以抵挡种种招聘陷阱中的诱惑。尤其是在今年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各类招聘欺诈情况可能会随之增多。因此,建议高校分管就业的负责人能够就各种就业陷阱给大学生基本的普及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培训。而急于求职的职场人也要避免各种新的隐形的招聘陷阱,比如以能力考核的名义骗取免费劳动,以免付出了劳动和智力而一无所获。
遇到职场陷阱,求职者会怎么办?调查显示,四成职场人会广而告之亲朋好友;33.2%的职场人干脆就自认倒霉不了了之。其他不到三成职场人中,一成职场人会积极地向工商、公安和劳动管理部门投诉;也有一成职场人选择在网络论坛里揭露。
在遇到这类求职陷阱的时候,建议职场人一方面尽早离开招聘现场,如果已经被骗取一定费用也不要当场与招聘方争执,尽量采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如果求职者觉得通过司法的途径太过耗费时间,可以向公安或是劳动人事监察部门投诉。
七成人遇过 职场失信除了上述硬性的诈骗行为,职场中也难免有一些承诺不能实现。调查显示,66.9%的职场人都被领导的承诺“忽悠”过。其中四成职场人表示,领导承诺的提成奖金只是空画了一张“大饼”,兑现的期限绵绵无绝期。还有三成职场人被领导加薪的承诺晃点过,加薪的时间也是一拖再拖。相比较而言,升职被晃点的比例较低,为18.6%.
职场中,除了要处理和领导的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调查显示,六成职场人对同事的信任程度一般,不会什么事情都跟同事说。近两成职场人表示对身边同事的信任感较差,认为职场上很难找到可靠的人。也有14.4%的职场人认为自己身边大多数同事都很可靠。职场专家建议,同事中虽然不乏可信任之人,但毕竟是工作上的伙伴,事关工作上的是是非非还是尽量避免跟身边的同事沟通。同时也避免给同事留下“大嘴巴”的印象,会影响同事对你的信任,同时也可能会影响你和同事的关系。和同事的关系的处理也要把握一定的度,不要和同事关系过于疏远,也避免过于亲近。
Copyright © 2007-2025 job0917.com 宝鸡汇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陕ICP备17015414号-13
陕公网安备61030202000110号
地址:宝鸡市渭滨区互联网产业园1001室/市体育场院内(汇才求职中心) EMAIL:15162091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