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体布局不好看。个别简历整体布局欠佳,字体、行间距离过大过小。一份好的简历应该让人看起来舒展、大方,内容一般控制在1-2页左右,字体使用小四或五号宋体,行间距离在1.5倍左右。顺便说一句,如果你使用招聘网站的模版进行简历制作和简历投递,这些内容似乎都不用再操心。
2、基本信息不完整。不知道是为了保密需要,还是遗漏,个别简历没有出生年月、没有性别等内容,在中国的文化里,目前这些内容仍然是简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意思的是,我修改过的10份简历中,8位女性信息都比较齐全,倒是两位男性全部匿名,让人感叹谁比谁更不好意思。
3、工作业绩不明显。比起以前,大家都已经知道要在工作经历里加上工作职责,但是仅有工作职责是不够的,如果再加上工作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因为工作职责表明你负责哪些工作,工作成绩则是经过你的努力后取得的结果,说服力更强些。
4、求职意向很缺乏。大多数简历,没有写明想从事什么工作,期望在哪里工作,这些信息还是尽量明确的好。除非特殊人才,招聘单位大多希望前来面试的求职者的经常居住地和职位所在地是一致的,能够清楚地看出求职者的应聘职位。顺便提醒一下,不要一次去应聘招聘单位的多个职位,甚至全部职位。除了让人感觉你定位不清、盲从盲目外,还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呢?当然,目标单位的录用决策者和你是铁杆关系的除外。
5、重点内容不突出。一般来说,应届毕业生可以把教育信息列在基本信息后边,以突出教育背景和学历情况。对于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来说,还是应该把工作经历放在前面,尤其对哪些学校、学历、专业不占优势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其他信息也类似,尽量把重点内容放在最前边,以加深阅读者对你的印象。
6、自我评价太评淡。不少简历里的自我评价,或者空泛无力,或者和工作无关,根本起不到为个人增光添彩的作用。在书写此部分内容的时候,建议大家在基于事实的基础上,尽量往目标职位上靠拢,增加自己和目标职位的契合度。
7、所学课程超啰嗦。在不少应届毕业生的简历里,喜欢把大学期间所学课程长长地列出来,我在15年前似乎也是这么做的。但是那时候大学里根本没有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也没有人到大学里开展求职、面试之类的讲座。我的看法是,除了一些特殊的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外,各位可以一概把此项内容省略掉。根本没有HR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会仔细看你的课程名单,除非他正在准备专生本考试,或者读着和你一样的专业。一般来说,阅读简历者需要了解你读的是什么专业就够了,他真正关心的是你的综合素质如何,以及你在学校里学会了什么。
8、期望目标很遥远。个别人员通篇简历里体现出来的信息基本和目标职位不相关,比如所学专业、社会实践、个人技能等等,仅仅是想去从事某项工作。我给出的建议是成功的可能性很小,愿望有了,也要有硬件方面的准备。比如你想做人力资源工作,那你得去参加人力资源培训,获得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证书,自学人力资源知识,以此来弥补专业、经历和技能的不足,这样让人感觉比较靠谱一些,成功的可能性也就大很多。
9、光有学历还不够。修改的10份简历中,2份硕士学历、7份本科学历、1份大专学历,但是并没有体现出简历质量和学历高低成正比的关系,不同的问题依然存在于各个学历的层次当中。当然,世界上似乎还没有简历制作专业,出现的问题还是可以理解的。这也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明,除了你是工作多年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外,即使你是拥有某一方面的博士学历,同样会面临简历很业余的问题。
10、工作年限有帮助。修改的10份简历中,4份无工作经历、2份半年工作经历、3份3-5年工作经历,1份五年以上工作经历,大致能看出个别工作年限较长的人员简历相对好一点,毕竟经历过几次求职经历,简历也经过了多次完善。但在无工作经验的人员之间,简历的质量差别较大,这可能和个人平时是否关注此类信息有密切关系。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家之言,因为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仅供各位制作简历时参考。最后还要说的是,好的简历应该是在基于事实的基础上,针对目标企业和职位要求,把个人的竞争优势和特点,使用恰如其分的语言和美观大方的版面充分展示出来。
Copyright © 2007-2025 job0917.com 宝鸡汇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陕ICP备17015414号-13
陕公网安备61030202000110号
地址:宝鸡市渭滨区互联网产业园1001室/市体育场院内(汇才求职中心) EMAIL:151620917@qq.com